找到相关内容376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明山人:中华禅随笔(2)

    自守,虽然没有违犯什么过失,但是过去世所造的罪殃恶业却已经成熟了,这不是天上人间所能了解的,应当甘心去承受这些业报,应当没有一点冤恨与向人倾诉必要。佛经中云:“遇到苦难的时候,不要忧愁,为什么?因为已经明白了因果业报的道理。”这样生起了正见的正念,就与真如性体完全相应,因为体悟冤业中的正念,而相应于道业,所以说这是报冤行。  二是随缘行:众生之中没有实我可得,都是在真性中随业力而转变的假相,所以在...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546131.html
  •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开展与整体运用(2)

    为三达。”[44]  释尊指出︰以宿命通开发“宿命智证明”,通达过去无量世因果业报。以天眼通开发“生死智证明”,通达今世无量众生的业报──彼处死已,此处生 ;此处死已,生彼处──承受乐报或趣恶道。以漏...所谓“名色”即有情的身、心。如何证知、遍知名色?当由“五阴法门”、“六处法门”、“六界法门”、“二十二根法门”把握名色;由“四圣谛法门”、“十二支缘起法门”通达名色的染、净因果。  有关“集谛”──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4046274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特质(1)

    的内缘起,而为幼稚的人举例譬喻说明时所用,其实佛陀说缘起的本来目的,可说在於内缘起。   总之,缘起的因果关系,亦包含过去世及至现世、未来世之善因善果、恶因恶果的因果业报思想,所以即使有由今日之科学...状态是苦。佛教以因果业报说为其入门,其理由在此。...

    水野弘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4846950.html
  • 阿含概说(1)

    没有正知正见,怎么能了知三世因果?前生为有我呢?抑为无我?本所作恶?抑未作恶呢?以及现在所吃的苦为已尽呢?抑为未呢?这种种问题,若没有根本的智能是不能解答的。况且因果业报有其定律,若是乐报,绝不会因...善恶的因果,存有怀疑的态度。说人生行为不能为绝对善恶的标准,在战场上以刀杀人,或于路旁惠施小利,都不能决断为善为恶?要究其心理动机为何?因此不信困果。「若是以利剑脔割一切众生,以此由聚弥满世间,此非为...

    东初老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3547204.html
  • 《净度三昧经》与人天教

    就是这个意思。本经中所说的因果业报,有关心动的教说、“净度”之说,就是“意在通悟”。而本经中混杂著的道教的思想、民间习俗、非大乘佛教的独善独行的缘觉行,可以说就是“言多妄习”。以下,围绕著这两点试作...提谓波利经的历史〉[2] 一文中有所论述。佛教史上对人天教有著详细研究的是华严宗的宗密(780~841)。他在《原人论》中,把佛教的教说自浅而深分为五个阶段,最初阶段即为人天教。人天教为初心者说三世业报和...

    姚长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5947260.html
  • 宗密大师学风研究(1)

    不了义诸宗时,分为四部分来解说:  (一)人天教:只是为了对初发心学佛者解说三世业报及善恶因果的根源,尚未提及造业者是谁?受果报者又是谁?宗密说: “我此身心能造业者,此身已死,谁受苦乐之报。若言死后更...可是对于生前的身心与死后的身心不同,造者与受者不同,这是不合理的,故修学人天因果业报者,类似儒家五常之数。令持五戒,修四禅八定,生色界与无色界。这都是以苦乐为因而修行的,还不能究明人的真正本源,为其...

    杨政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347541.html
  • 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

    思想中,若不主张有如是使因与果连结的潜在力,则对因果业报很难做合理的说明。缘起说中的行→识,以及有→生的关系,即表示潜在力的存在。其实,在缘起的心之过程中,在此心之深沉处,定应有综合过去全部经验的潜在力...生行sa?khāra,所谓“行”,是善恶的行为。因为此行为是由无智无明而产生的,所以是错误的行为、违反理想的行为。而行为并不会就此消失,必定会留下其余势力。不只是佛教,在当时一般的思想界即有业报思想,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448004.html
  • 证悟

    已被承认是适当而合理,但是,似乎仍有不少不知因果业报,或者否定善恶、拨无因果,怀有唯物论或虚无主义等邪见之人。  释尊教示人们佛教时,在进入佛教本来的学说之前,首先为说通俗的业报说。[144]亦即,若...“疑”(巴 vicikicchā,梵 vicikitsā),是怀疑善恶业、怀疑善恶之果报,怀疑因果道理、怀疑三世的存在。其中,否定因果业报或否定三世的邪见,也应该被看成属于疑的范围之内。邪见的去除,[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848013.html
  • 往生弥陀净土、兜率净土修持难易比较

    为什么?这些切身的问题,欲求答案,只有从佛陀所说的法义中去了解。   人是活在因果业报中,生由业力来,死是业力的一段结束,一生祸福吉凶皆是满业,由不得你。   众生在三界六道转变生死,这三界无安犹如...修三福:一者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二者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。三者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。此三种业,乃是过去、未来、现在,三世诸佛,净业正因。”这些基本之修持工作,行者勿...

    常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1148323.html
  • 法海本《坛经》的美学意蕴

    心生灭门”。至于《坛经》所谓“真如是念之体,念是真如之用”,则简化了“起信论”关于“三大”的佛学思想而以体、用这一对范畴来概括真如及其缘起的逻辑关系。“起信论”中的因果业报思想,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《...层次说,即性如水之“湿性”、情如平静之海水、而欲是滔天浊浪;所谓“三大”,《大乘起信论》说,“一者体大,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灭故。二者相大,谓如来藏具足无量功德故。三者用大,能生一切出世间、世间善因果故...

    王振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4148862.html